前 言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指引,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开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微型花园,也称微型绿地、口袋公园、社区花园等,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是一种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径,适应了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向存量提升的转变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相继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项目,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为总结城市微型花园建设的成功经验,持续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和治理水平,应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安排,中国风景园林会开展了城市微型花园建设研究工作。依托《风景园林》杂志社和相关单位,进行了优秀案例征集。
在汇总和研究各地案例的基础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择选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以更好地宣传城市微型花园建设成果。
盒子花园:金融街天仙胡同微更新
北京的街巷胡同中融合了原住民和多元族群,是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居民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如何更好地协调邻里之间的关系,满足各方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是风景园林师在社区花园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金融街天仙胡同微更新项目,就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天仙胡同现状简介
天仙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温家街,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小巷。场地最大的特征是被长年居民晾晒的被子所遮挡,是一个腾退拆违后产生的消极空间。
场地区位及现场照片
该场地由两块小的场地组成,面积共为11.35㎡,场地中存在原有居民的晾衣绳,偶尔需要检修的井盖,墙上有配电箱,最矮的窗户离地面只有1.46 m。平时居民们对于场地的利用频率比较低,更多的就是把场地作为晾晒衣物的场所,现状使用功能比较单一,而且现状场地具有一定的坡度变化。
场地改造前
以社区协商为主要途径的营建过程
在传统项目中,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场地调研、规划设计、协调建造3个阶段。本项目的推进过程则是“以社区协商议事”作为推进设计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节点。自2020年8月至今,设计团队共与社区组织、当地居民一起召开了6次议事会,经历了从空白场地到需求明确、从初步设计到方案调整、从空间引导到植物票选、从图纸到现场建造、从花园设计到事件制造几个重要的转折过程。在召集居民共同议事的过程中,提出了“盒子花园”的设计方案并不断优化,随着项目推进,社区邻里之间的凝聚力也在逐步增强。
1、从空白场地到需求明确
在这个阶段,让居民大致了解了设计师正在做着的微更新这件事情,并达成了共识。居民主要提出了自己对于这个花园一些的需求:要能够解决晾晒的问题;植物的养护应该比较容易,后期自己维护起来比较方便;可以有一些攀援的植物,但是同时也得避免造成墙面潮湿和遮挡窗户的问题。
设计团队明确了居民的核心需求,并对天仙胡同内的各院落进行了实地走访,摸底院落实际情况,便于后续园艺角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改造需求沟通
2、从初步设计到方案调整
根据如何设计好这个改造方案的核心议题,将居委会、居民提出的意见与设计师的想法进行融合,在议事会中,提出方案思路。设计师视角的方案与居民实际希望的方案之间总会产生一些需要协商的部分,例如设计方提出的可以加入一些满足活动需求的装置:设置电影幕布、设置休息聊天空间等,但是居民认为只需要保留花园园艺观赏功能,晾晒功能还需要保留、植物需要便于养护等。
设计推敲及方案沟通
3、从空间引导到植物票选
在这次议事会中,核心议题是了解居民们喜欢的植物种类。
设计团队首先在线上制作植物认知卡片,然后在线下进行植物认知讲解活动,最后居民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瓶贴选择。
喜欢植物的居民被吸引来到居委会参加活动,居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在小花园里,与此同时,设计团队会帮助筛选不太适合种植的植物,或者找类似可替代的植物来让这个微花园中的植物可以顺利生长的同时满足居民的需求。
植物科普及居民喜好投票
4、从图纸到现场建造
设计完成之后,进入盒子花园的共同建造。经过之前的设计沟通,居民们已经产生了对于这个花园的兴趣,在建造过程中很多居民自发的参与了微花园的搭建。
对于植物种类选择以及箱子摆放问题,进行了多方讨论和现场设计。
花园建造过程
建成后的盒子花园
5、从花园设计到事件制造
后期主要进行的是植物的养护工作,除了居民的日常养护工作,设计团队还进行了相应的指导工作,目前主要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给居民做具体的养护知识的讲解,带领居民捆绑攀援月季和居民一起给植物挂牌,邀请小朋友绘制“盒子花园”标识牌,以及让居民代表认领“盒子花园”。第二次是帮助居民掌握冬季植物养护技巧并带领居民们一同进行植物过冬准备。
这两次活动,都是以盒子花园作为活动的场地,让居民了解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养护植物,让植物更好的过冬。在这个过程中,居民们逐渐掌握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
花园后期养护
结 语
盒子花园作为建立社区协商机制的媒介
从挂满被褥和衣物的消极角落到兼具美观与功能的盒子花园,这一过程共经历了49天,涉及4个相关团体:居委会、居民、远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计团队。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盒子花园的建造核心并不在于设计方案的落地实施,而在于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参与以及花园的激发性作用。随着整个过程的一步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自发地参与到花园的营建和维护过程中来。因此,盒子花园的营造不仅仅是停留物质空间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营建。通过花园的建造,将一个大家平时只用来晒衣服的空地变为一个邻里可以互相交流,侍弄花卉,修养身心的空间,成为了一个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媒介。
“盒子花园”的建设项目除了形成小巷公约、居民议事会之外,还以此为契机发掘了社区参与骨干,组建了小型社区团体,对户外衣物晾晒、公共区域私人占用、自行车乱停放、邻里矛盾积累等社区疑难问题进行商议解决。一个胡同邻里日常沟通交流的媒介空间,无形中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的之间的距离。
盒子花园相关产出
2021年2月26日转发自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微信公众号